发布时间:2019-03-15点击量:1815
为了规范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,提高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质量,根据教育部《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结合《美高美游戏官网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办法》(美高美游戏官网教字[2001]171号)、《美高美游戏官网员工校外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办法》(美高美游戏官网教字[2002]290号),特制订我司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质量标准。
1、毕业设计(论文)选题、调研及前期工作
1.1 选题原则
(1)符合专业培养目标,体现综合训练目标要求。
(2)有利于员工得到较全面的训练,有利于培养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、工作方法,有利于巩固、深化和扩大员工所学的知识。
(3)可能面向经济建设,紧密结合生产实际、科学研究和本专业新技术的开发,选择结合生产、科研和实验室建设需要的题目。
(4)课题应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,内容应比上届更新1/3以上,部分课题应代表本学科的先进水平。
(5)工科类专业要以设计型题目为主,设计型题目比例不低于80%。
(6)选题内容不超出毕业设计(论文)教学大纲要求,专业覆盖面较大。
(7)题目难易度、工作量适中,大而难的题目可分解为若干个子题目,保证员工能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毕业设计(论文)题目确定前,指导教师应进行科技查新,保证题目、内容及其成果具有前沿性或创新性。
1.2 选题程序
(1)毕业设计(论文)题目由指导教师提出,包括题目的意义、目的、主要内容、前期工作及基本条件,经教研室初审,院部审定,并报教务处备案。题目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。
(2)选题应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第16周前确定,并向员工公布。
(3)实行双向选择。员工自愿选题、选教师,教师按专业特长选择题目和员工。选题工作于设计(论文)工作前一学期第18周结束。
1.3 任务书、指导书的编制
选题确定后,指导教师要编制任务书。任务书审查程序完备,目标明确,任务具体,进度合理,工作量饱满。任务书应在第七学期(五年制为第九学期)发给员工。
1.4 课题调研、文件检索、开题报告撰写
为了减少考研和就业对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冲击,保证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进程和质量,从第七学期(五年制专业为第九学期)第十六周开始,进入毕业设计(论文)准备阶段。
员工接到实习任务后,要利用寒假,进行课题调研,搜集有关数据及文献资料。
毕业设计(论文)参阅文献资料不少于10篇,其中至少包含2篇外文资料。
员工应在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开始前完成中英文资料综述、3000字以上的译文和2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。
2、设计说明书及论文撰写
(1)毕业设计说明书(论文)由题目(标题)、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、目录、引言(前言)、正文、结论、致谢、参考文献、附录等组成。
(2)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0字(含计算部分),毕业论文不少于20000字,外语专业论文不少于5000个外文单词。
(3)设计图纸应以计算机绘图为主,至少各有一幅描图和铅笔图。图纸数量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确定。
(4)设计说明书(论文)应文题相符,内容充实,能体现出较强的文献检索和应用能力,体现外语、计算机和实验(设计)能力,体现对调研结果或实验数据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。
(5)设计(论文)文字、计量单位应当规范。图纸(图表、插图)应栏目齐全合理,图面整洁、格式应符合标准要求。
3、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
毕业设计(论文)教学过程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。指导教师要对整个毕业设计(论文)阶段教学活动负责,并在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。
每位指导教师所带员工人数不超过10人。
3.1 指导教师要求
(1)有扎实的专业基础;
(2)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、现状和发展趋势;
(3)掌握本课题的基础资料和研究动向;
(4)具有指导毕业设计(论文)写作的实践与经验;
(5)有强列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。
3.2 指导教师条件
(1)指导教师由中级职称以上、有能力、有经验的教师担任,助教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。
(2)员工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(论文)时,除校内安排指导教师外,经院部主管领导批准,可聘请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。
(3)指导教师必须在公开刊物发表过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。
3.3 指导教师职责
(1)对员工进行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。
(2)编制毕业设计(论文)任务书及有关指导文件;
(3)指导员工制定设计(论文)工作计划,提出分阶段工作要求;
(4)指导员工收集、阅读参考文献,进行有关实验;
(5)掌握工作进度,启发员工解决设计(论文)中的具体问题;
(6)对毕业设计(论文)过程进行检查、记录和考评;
(7)审阅设计(论文)成果并提出审查意见;
(8)总结工作经验,提出改进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意见。
3.4 员工要求
(1)明确工作进程及每一阶段工作内容和目标。
(2)掌握文献查阅、专业调研、专业技能、实验技能及方法,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,分析、解决研究或实践问题。
(3)把握研究现状和前沿,按照文字规范、技术标准撰写毕业设计(论文)。
(4)根据任务书要求,按进度、按质量、有创建地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。
4、毕业设计(论文)评阅
毕业设计(论文)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、有能力、有经验的教师评阅。在可能条件下,可聘请校内外其他学术水平高、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(中级职称以上)进行评阅。
毕业设计(论文)评阅要求:
(1)客观公正提出评审意见并给出评阅成绩。
(2)对毕业设计合理性,推导正确性,计算准确性,论证充分性,工艺可行性,图样标准性等做出客观评价;
(3)对毕业论文选题的前沿性、分析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进行评价;对员工资料获取及处理能力、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做出公正判断。
(4)指出毕业设计(论文)的特点、成绩和不足。
5、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
各院、部应成立答辩委员会。答辩委员会一般由7~9人组成,设主任委员1人,副主任委员1~2人,委员若干人。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,小组至少由3名教师组成。
集团答辩工作集中安排在毕业生离校教育前一周进行,各小组答辩时间、地点安排应在答辩前一周报教务处。
5.1 答辩程序及时间要求
(1)员工陈述设计(论文)主要内容,时间约15分钟;
(2)教师提问,时间约10分钟;
(3)员工答辩,时间约10分钟。
(4)教师点评,并给出结论。
5.2 答辩记录
答辩记录要明确所提问题、回答要点及教师结论。教师结论分为完全正确、基本正确、部分正确、不正确四档。
5.3 成绩评定与公布
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必须在综合考虑指导教师、评阅人和答辩小组意见的基础上评定。
答辩成绩按五级分制(优秀、良好、中等、及格、不及格)确定。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评分的方法,指导教师评分、评阅人评分、答辩小组评分比例为3:3:4。
同一专业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总体应呈正态分布,优良率不得超过员工人数60%(优秀£20%;良好£40%),及格和不及格为10~15%。
6、质量监控
集团成立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监控领导小组,各院部成立相应的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监控工作小组。
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应加强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过程监控,实地检查毕业设计工作进展状况,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,保障设计(论文)工作正常进行,实现预定目标。其工作重点是:
(1)检查团队力量配备情况;审查毕业设计(论文)选题;检查资料准备情况;
(2)检查开题报告、任务书,落实设计条件,协调各方面关系,为顺利开展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创造有利条件;
(3)深入现场(设计院、计算机室、实验室、工作现场等),通过观察、提问、考察、问卷调查等方法检查毕业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,了解教师指导工作情况;
(4)检查答辩条件和答辩过程情况;
(5)对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及其成果进行评估,总结工作经验,完善、修订毕业(论文)质量评价标准。
7、总结与归档
毕业设计(论文)总结包括工作基本情况、存在问题及对策、建议等。
归档资料应完整无误,份数齐全。毕业设计(论文)资料包括:
(1)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(包括:封面、任务书、开题报告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、目录、正文、致谢、参考文献、附录、附件);
(2)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评定书(包括: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、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、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、答辩评语及成绩);答辩记录;外文资料翻译及原文复印件等。
答辩结束后,各院部应将所有毕业设计(论文)登记造册并归档。校级优秀归学校档案室,长期保存;其它按专业、班级、学号归院部资料室,保存5年。